生物老学姐

【作文】舌尖上的沦陷

我把这远方的远,归还草原。——海子

      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纵观当下,庚子之春之际,一场新型冠状性病毒的疫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浩荡席卷全国。究其原因,观其背后,探其来源。是一些愚昧无知的人类对野味的饕餮无厌。正是因为这些人类贪图舌尖上的享受,胶水一样的病毒牢牢地粘在人身上并以灾难性蔓延。因此我认为国人当敬畏自然!不要让舌尖再一次沦陷。

    《流浪地球》中所说的“起初,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,这不过是一场山火,一次旱灾,一个物种的灭绝,一个城市的消失,直到这场灾难变得和每个人息息相关。”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,加拿大雪崩,非洲蝗灾,印度尼西亚洪水…灾难如洪水猛兽般 张牙舞抓的扑向我们,想将我们吞噬。这些都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活动的回应。因此我们要坚决拒绝野味,要以敬畏之态敬畏生命,敬畏地球。敬畏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天地山河,只有人类,难免孤寂;万里森林,若被砍伐,难免荒凉;蔚蓝海洋,若被污染,难免心痛。犹记《孟子·寡人之于国也》中彰显先民的智慧的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”到如今的竭泽而渔,展示当代人的愚昧无知。那泛着黑色浓雾的河水,不见鱼跃水面,那斥死气沉沉的森林,不见群鸟飞动。臭氧层空洞笼罩的土地上,留给人类的只有地狱,只满目疮痍。"天地与我并生,而万物与我为一。"庄子如是说。敬畏自然更是敬畏生命

       草木向阳生长,河流汇入大海,世间万物有它自然的规律,统一的对立面,如果我们去破坏了这种平衡,自然终会以痛吻之。枪响之后没有赢家。”人类曾幼稚的以为自己能够通过攫取自然来显示自己的力量,殊不知潺潺流水,还从源头来;魏巍高山,还从细石来。万物融于自然之中,自然归于世间万物。地球是自然之根,没有了自然,就没有了人类所依附的一切。敬畏自然更是敬畏地球。

       从海洋,我们感慨海纳百川的胸怀;从草木,我们惊叹腐草为萤的无私;从青山,我们收获处变不惊的从容。《围炉夜话》有言:“立身之道何穷,只得一敬字,便事事皆整。”对天道有敬畏,方可以顺势而行,趋利避害,对人道有敬畏,方可以同气相求,同声相应;对地道有敬畏,方可以法地之厚德,成仁柔宽博之心;对自然有敬畏,才会珍惜自我,活在当下;对祖先,父母,师长有敬畏,方能成就孝道和师道,使家道兴旺,师道传承。敬畏自然更是敬畏自我。

       “生态兴则文明兴,生态衰则文明衰”生于世间,长于世间,仰望历史之浩渺苍穹,对绿色的美好家园的向往,亦是中华自古坚守的精神追求。或是春雨农桑时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”的漫漫碧野;或是欧阳修游赏西湖“芳草斜晖,水远烟微,一点沧州白鹭飞”的诗意秋分;再或是苏轼元郎归中“微雨过,小荷翻,榴花开欲燃”的情趣夏至,亦或是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”的边塞冬景……都凝聚着先辈对自然的崇尚与对绿色生态的向往追求。

        川端康成在《花未眠》中写道:“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。”那是怎样一种温柔而虔诚的心态啊。一位老人借着微熹晨光,披衣而坐,默默于窗扉间凝神细窥睡眠中的花朵,毫不打扰。没有上前采撷,也未用一卷胶片记录花朵浅眠的模样。他愿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,来呵护那一方自然的美的盛开。那是一种无言的敬畏,浸透在凌晨清浅的天光里,提醒我们:自然界中的一花一鸟,一虫一草,皆是倔强而美好的生灵,心怀一颗敬畏之心,去欣赏,去“迁就”他们,方能领略到最自然,最美的感动。自然的广阔,自然的璞真,使世间的一切都在它面前自相形秽。所以当烦躁不安时,不妨放下手中的一切,看庭前花开花落,天外云卷云舒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天道远,人道迩。非所及也,何以知之?”生在天地间,行在红尘中,当如悦红日,心怀光明,更当如履薄冰,敬畏自然。唯有如此,一切安宁才会不期而至,一切美好才会如约绽放。



疫情下的小作文,已参与征文,适当摘抄,无伤大雅,但是,整段抄袭者必究。希望摘抄者可以考上好大学喲~

如果对您有帮助,希望可以喜欢❤️,推荐👍🏻点一波


PS,有空的可以点个关注,我会持续更新这类型文章~







评论(22)

热度(370)

  1. 共3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